《大同公交50年》群众团体及其它之共青团工作 二维码
275
发表时间:2013-09-02 09:55 一、组织建设 (一)机构沿革 1954年,公司成立初期就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委员会。团支部刚成立,时团员只有15人。第一任团支部书记由行政股股长顾守贵兼任。1957年——1958年间,李进霞任第二任团支部书记。1959年,李德明任第三任团支部书记,为专职团干部,全支部共有50多名团员。1966年文革开始后,团组织陷于瘫痪状态。直到 1971年,共青团组织才恢复工作,由孙占英任团支部书记。1972年,由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团员青年不断增加,5月30日正式成立共青团总支委员会。第一任团总支书记是李德明。1976年,随着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由团总支扩建为共青团委员会。第一任团委书记是赵秀珍。同年,左心爱任团委书记,直至1980年。1980——1984年孙占英任团委副书记并主持工作。1984年5月,王进义任团委书记。从1985年起,公司团委大力推行 “一二三八”组织建设工程,公司二、三场团组织建设受到了团市委的表彰。1977年——1988年全面结束了十年动乱给共青团组织造成的重创 ,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组织上不断加强整顿建设,共青团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精神面貌:首先是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在过去六个团支部的基础上扩建为7个团总支,24个团支部,配备专职干部和兼职干部34名,发展新团员302名。1989—1991 年底王秀平任团委书记,1992年—1997年,王志伟任公司团委书记。在此期间,公司各级团组织不断强化团组织自身建设,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工作制度。实施了新的汇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请求制度和团纪检查制度 。现在公司团委下属7个团总支、24个团支部。7个团总支分别是: 一公司团总支、二公司团总支、三公司团总支、四公司团总支、稽查大队团委。大修厂团总支、机关团总支。截止2003年6月份,全公司团员人数为293人。其中男团员94 人,女团员199人,平均年龄25周岁。1997年至今,王东同志任公司团委书记。 (二)团员代表大会 1976年,召开了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一届团代会。 1989年3月,召开 了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二届团代会。3月29日召开预备会议,3月30日上午召开 正式会议,会期半天。会议 选举了共青团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二届委员会,听取并讨论通过了团委书记王秀平所作的题为《讲奉献、振兴公交事业,求进取、勇当改革先锋》的工作报告。会议期间公司党政领导亲临并讲话,工会致贺词。共青团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有王秀平、马明生、张晋英、赵红玉、付秀华、盛维青、王志刚、马淑慧、高玉仙。王秀平同志当选为新一届团委书记,马明生同志当选为团委副书记。 1992年3月30日,召开 了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三届团代会。会议选举了共青团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三届委员会,听取并讨论通过了公司团委书记王志伟代表第二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大会闭幕前,宣读了大会向全公司广大团员青年发出的倡议书。倡议书主要内容是:坚定思想跟党走,努力学习立大志,锐意改革作贡献。共青团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有:于雅军、王合俊、王志伟、王维忠、邢春芬、杨慧霞、林秀华、周川、段文荣、贾春宁、盛维青。 (三)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1991年,公司团委开展了团员教育评议活动。教育评议的主要内容是强化团员的先进意识和模范意识。 1986年,公司团委 大力开展共青团组织全优化竞赛活动。全优化竞赛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一二三八基础工程”(一是一本进袋,二是二项考核,三是三表上墙,八是八簿进柜)。公司团委与各基层团总支、各团总支与下属各支部均签定 了全优化竞赛奖惩兑现合同。 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团支部建立初期,团组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有:通过上团课和团员青年业余学习活动,学习共青团章程,学习《中国青年报》社论和毛主席著作。在团员青年中宣传“三面红旗”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团员青年通过看革命电影、清明节给先烈扫墓等活动,学习红军、八路军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广泛开展向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向秀丽、邢燕子等英雄和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通过忆苦思甜阶级教育,教育团员青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三反”、“五反”、“反右”、检举揭发“一贯道”反动道会门等政治运动 。 六十年代初期至“文革”前,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王杰、焦裕禄,学习解放军的活动,开展了阶级斗争教育。 1971年,团组织恢复后,主要是配合党支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抓革命、促生产宣传鼓动工作,开展“灭资兴无”等思想宣传。 1976年,“文革”结束,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了揭批“四人帮”活动, 组织团员青年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补回来”。1978年以后,广泛开展了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大力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政策。 八十年代,团组织政治思想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司团委积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活动。重要的学习活动有:1985年,公司团委 组织除六害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哲学活动,学习书目有:《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毛主席著作中的篇目。1991年,组织团员学习了《团章》、共青团十二届二中全会的一系列文件,利用3月份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学习评议活动。 在1990年,公司团委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了青年读书笔记活动,积极倡导“读好书、唱好歌、看好片、创新风、做新人”活动,努力培育“四有”青年职工队伍。尤其注重在运营一线青年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先后开展了“岗位成才、立志达标”、“微笑在我岗位”、“青年突击队”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服务示范车组、青年服务标兵和服务岗位的“微笑明星”。1982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公司团委举行了新团员入团仪式和老团员退团仪式。5月1日公司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在红旗广场开展学雷锋,义务为群众服务活动。“五四”青年节当天,公司团委在五楼会议室举办团歌与自选歌比赛活动。1985年,有230名青年受到省、市、局的表彰,有80名青年立功受奖,有两名青年荣获“全市十大标兵”光荣称号,有六部车组受到团中央及有关部门的命名和嘉奖。1988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教育广大青年支持改革、拥护改革 。1987年,公司各级团组织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导向, 主要开展了岗位增产、岗位节支为主体的系列活动和团员带头创文明新风活动。 三、增产节约、技术革新与劳动竞赛 五十年代,增产节约和技术革新运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得如火如荼。1957年,团支部利用黑板报、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公司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围绕查浪费、算细帐寻找节约门路,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如组织节约队、废料回收小分队、设节约擂台赛等。1958年,在青年修理工中掀起了技术革新热潮。团员汽修工穆文孝、复转军人吕克文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公司技术革新能手,穆文孝荣获团市委颁发的“先进团员”锦旗,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六十年代,公司团支部大力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号召广大团员青年学铁人王进喜、学解放军,向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在青年中抓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生产经验,提倡走红专道路和工作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文革”期间,由于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运营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公司广大团员青年仍然能够努力学习技术,坚守岗位,保证了公共汽车正常运转。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公司各级团组织在青年中积极开展工业学大庆和增产节约运动,形成了团员在工作上努力起带头作用,广大青年争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局面。 八十年代,由于公司不断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广大青年的思想观念有了积极转变,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普遍加强,广泛持续地开展了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各级团组织在青年中开展了“双增双节”活动,在青年班组中建立了修旧利废百宝箱,为公司创造出可用价值十万余元。 1985年间,与雁北运输公司等兄弟单位联合举办了汽修二级保养 对抗赛。九十年代,团员青年中开展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更加普遍。1991年4月,由公司团委牵头,在全公司范围内举办了有较大规模的《公交企业管理知识竞赛》。竞赛活动成立了领导组,组长由张延霈经理亲自挂帅,成员有团委、教育、工会、服务检查等各部门的负责同志王秀平、张新宇、樊润英等。在这次竞赛中四个运营场、专线、出租、司训队、修理厂、服务公司都积极组队参赛。通过这次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 1984年——1985年,公司团委 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红旗突击手、突击队竞赛活动。其中,竞赛活动比较有特色的是一场和二场。一场团组织开展了以“光荣岗位在脚下,热爱公交献才华”为行动口号,创优质服务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二场团组织开展了以“吃大苦耐大劳,为公交事业献青春”为行动口号,努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的劳动竞赛。 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一)团员青年义务劳动与学雷锋活动 五、六十年代,团支部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为人民服务”的各种活动。其中有增产节约变废为宝活动。团员青年在厂区内外捡废铁、废料,集中起来到废品站卖掉,然后把钱全部交到公司财务科;有义务植树造 林活动,每年春季,组织团员青年骑自行车或步行并且自带工具在东门外东长坡一带植树;有捐款救灾活动。1959年,公司团委积极响应团市委发起向灾区捐款救灾的号召,全公司 团员青年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动员口号感召下,积极捐款捐物,然后敲锣打鼓送到团市委支援灾区办公室。此外还有除四害讲卫生活动、青年突击队活动等。 七十年代,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如到居民区打扫卫生,在公共汽车站维持秩序等。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公司团委陆续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 爱”活动;大量采集草籽、树种,支援大西北绿化活动;新长征突击队为四化争做贡献活动;以及推广普通话,提倡 用普通话进行车厢服务的活动。1999年,公司团委在广 大团员青年中开展了“学雷锋 献 爱 心”活动。3月10 日,公司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到大同市光荣院慰问老干部、军烈属,进行了文艺演出。2003年3月5日(学习雷锋活动 日),到市光荣院给住院的老干部、烈属等老人们慰问演出,与光荣院革命老前辈联欢。同时与光荣院签定了为期五年的共建协议,承诺每年组织文艺节目到光荣院慰问演出两次,并组织团员青年定期到该院为老人们义务理发、清理卫生等。 (二)军民共建与联谊活动 公司团组织历来 都十分重视开展拥军、学军活动,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与部队友好往来的历史。1957年——1959年,每年“八一”建军节,公司团支部都组织部分有文艺特长的团员青年到卧虎湾二五一部队开展联欢活动。“文革”期间,公司组织的以青年为主的演出队频繁到驻同各部队演出文艺节目。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 ,军民共建逐渐形成团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到1982年公司团委和基层单位七个团支部都与驻同部队51092等部队团工委、团支部建立了友好共建关系。其中,1982年,公司团委与52875部队通信营团委开展共建活动;公司三车队团支部与51092部队卫生队团支部开展共建活动;1983年,公司一车队团支部、修理厂团支部与51078部队71分队团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公司四车队团支部与52875部队无线电连团支部开展共建活动;1984年,公司二车队团支部与52875部队运输二连团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在共建 活动中,共建双方一齐走上街头,开展“为您服务”活动,为群众免费理发、查病治病、修理自行车。51092部队卫生队团支部来到三车队义务打扫卫生,清除垃圾、擦洗车辆。三车队团支部为部队指战员拆洗被褥一百多件,清理卫生队病室二十余间。共建双方一起采集树种、草种,支援大西北地区绿化建设;一起深入农村宣传计划生育;一起进行打靶、球类、田径比赛,努力发展军民情谊。 公司团组织与市内各兄弟单位以及广大农村友好交往也有着广泛悠久的历史。五十年代,公司团支部书记李德明曾多次带领团干与学习骨干下乡到云冈三道沟村去辅导当地青年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公司团员青年下乡帮助农民抗旱。组织公司团员 青年与市运输一公司团员 青年联手支农。他们为农村改装马车,用胶皮车轮代替木轮后,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的运输生产力。七十年代 ,公司共青团干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在红墙村等地向农民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近几年,团组织开展的联谊会活动很活跃。2000年以来,公司团委多次组织团员青年与市公用事业局、大同齿轮厂等单位举行联谊活动。 五、卓有成效的各种族活动 在团组织近五十年的发展中,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如五十年代在青年中开展的乒乓球比赛活动,在城建系统名列前茅,并培养出王金柱、刘家祥、张蓬等体育骨干;通过春节街头文艺活动,培养了一批以踩高跷、扭小车灯为主的文艺骨干。在五十年代公司团支部还在青工中积极开展动员参军入伍的征兵工作。八十年代后在青年职工中大力开展计划生育教育工作。1996年,公司团委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计划生育条例》,在全公司范围内与全公司未婚青年签定了晚婚晚育合同。至1997年3月签定合同率达98%,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在2000年——2001年,组织全公司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公司党委倡导的“六大创建”活动。2001年5月,以“六大创建、申奥有我”为主题,举办了“业务、申奥”知识竞赛。全公司各基层团组织共组成7支参赛队,130余名团员参加。同年5月,大同团市委授予公司稽查队“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10月,组织团员在振兴街、和平街、火车站、西门外、云中商城等繁华地带向广大市民宣传公交IC卡的使用方法。 2002年5月在共青团建团80周年之际,在全公司青年中开展了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80周年演讲比赛 。9月底,举办了“迎国庆、迎十六大”卡拉ok比赛 。12月,响应市建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团委号召,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为下岗职工子女献爱心助学捐款 活动。同年4月,“非典”在全国漫延之际,号召广大团员发扬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工作岗位,勇挑重担,同时做好自身防护。 六、先进荣誉与表彰活动 1982——1984年,公司团委 连续三年荣获团市委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5 年公司团委被 大同市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 1985年,公司团委表彰了修理厂团总支、一场团总支和6个团支部、65名优秀团员及优秀团干部。6月份,公司团委表彰了在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组织和优秀团员。其中,有一场273号车组团小组等4个基层先进团小组和31名先进团员 。 1993年至1995年,公司团委在青年中广泛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青年文明号创建主题,把乘客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是否成功的的标准。1995年,一公司1路203号车组成绩显著,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6年4月,三公司15路387号车组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建设部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7年,17路线被山西省建委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8年4月8日,4路线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公司团委举办了“股份制知识竞赛”,共组成6个参赛队,吸引了9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同年5月份,四公司17路427号车组被团中央、国家建设部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路线被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 1999年“五四”青年节,团市委授予公司团委“1998年度先进团组织”光荣称号 、共青团大同市建委委员会授予公司团委“红旗团委”称号。 2000年4月团中央授予17路512号车组“青年文明号”称号。2001年团市委授予公司稽查大队“青年文明号”单位称号。2003年团市委授予公司大修厂依维柯维修中心“青年文明号”单位称号。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