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教育培训之驾驶员培训 二维码
283
发表时间:2013-08-26 10:04 从1954年公共汽车站成立到1958年初,公司驾驶员来源,主要是从外单位调入或从社会上招工。1958年3月,公司举办了首期驾驶员培训班,配备一辆日本产“丰田”牌大卡车作为教练车。由赵子良任理论教员、李敦荣任教练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后,张敬举、段先、高明生、何永祥、封永贵、王桂兰、王继国、张秀花、王淑萍9名同志,成为公司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驾驶员。其中王桂兰等4名妇女同志,成为大同市第一批公共汽车女驾驶员。到1959年,又举办驾驶员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30名。在1960年到1972年的12年间,由于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司再没有举办过驾驶员培训班。在1972年至1979年的8年间,公司运营车辆由1971年的60辆、增加到1979年的140辆,运营车辆总数增长了一倍多,而驾驶员队伍显得严重不足,所以,培训驾驶员已成为此间公司的当务之急。从1972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了“七·二一”工人交通大学之后,公司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的驾驶员培训机构,而且从理论教员、教练员和教练车辆的配备上也初具规模,使驾驶员培训工作走上正轨。1972年到1976年,公司共举办驾驶员培训班5期,有181名学员从“七·二一”工人交通大学毕业,并领取了驾驶证,其中培训女驾驶员130多名,占培训总数的75%,她们驾驶着公共汽车穿梭于城市、矿区、郊区之间,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同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76年7月,由“七·二一”工人交通大学管理的所有教练车、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统一归公司客运机务科管理。1977年至1979年,公司又举办了3期驾驶员培训班,培训学员120名。八年来,公司先后举办驾驶员培训班8期,培训驾驶员301名,保证了这一时期运营生产一线对驾驶员的需求。1984年到1985年,由公司客运机务科负责,举办了2期驾驶员培训班,培训学员92名。 1986年11月,公司决定成立司机训练队,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教员3人、教练员12人,隶属公司文化技术培训中心管辖。当年就培训大客驾驶员100名。1987年8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司机训练队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培训学员,当年对外招收学员120名,内部招收学员40名。到1988年11月,公司决定撤销文化技术培训中心,司机训练队作为一个独立基层单位而存在。199 年更名为驾驶员培训学校。1994年,经山西省交警总队批准,更名为大同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七校。 从1958开始到2003年底,公司共培训大客驾驶员 名,其中内培 名、外培 名;对外培训大货驾驶员 名;对外培训小轿驾驶员 名;组织培训军转地和增驾人员 名,为我市公共交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驾校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评为2000—2001年度文明汽车驾驶学校;2001年9月,在山西省“华宇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员技术比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02年,被评为山西省运营驾驶员职业培训先进单位。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