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大同公交50年》教育培训之岗位技能培训

 二维码 280
发表时间:2013-08-25 10:06

1、 司、乘、调人员的岗位培训

公司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对新招乘务员,由劳资部门负责进行简单的售票、验票和行车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很少组织对在职乘务员的岗位培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初,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开始编写一些简单的、日常服务用语,对乘务员进行岗位培训。对新招乘务员进行出车前、运行中、收车后和服务用语的岗前培训,当时没有专门的教育 机构,负责乘务员培训的只有郁美莲同志一人。这个时期,正值“文革”期间,车厢宣传服务用语政治色彩较浓,乘务员们把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在车厢里向乘客背诵宣传。另处,还将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和服务用语改编成快板向乘客宣传。公司经常组织乘务员到先进车组进行观摩学习,也利用一些业余时间把乘务员集中在公司大礼堂,邀请先进车组乘务员张桂兰、曹桂兰等同志上台进行服务用语和售票、验票等车厢服务示范表演。

1982年3月,****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后,公司对驾驶员、乘务员、调度员的岗位培训,才真正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借鉴外地公交的经验,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出了较为规范统一的服务用语和服务流程。此后,在开展的“**”服务评选活动和一系列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公司对司、乘、调人员分期、分批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文明服务用语,售票、验票,乘务员语言艺术,乘务心理学,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英语、哑语和车厢服务技巧等。1986年5月,培训中心为配合公司开展文明服务杯竞赛,将《城市公共交通》杂志刊登的“售票员服务技巧”一文,全文编印下发至每个乘员务。从1988年开始,公司教育部门按照职工岗位规范的要求,制定了职工岗位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制了较为全面的培训教材,为下一步对职工进行规范化的岗位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对全体乘务员进行一次全面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推动服务工作,公司于1990年12月举办了乘务员业务知识竞赛。1991年5月,公司发出“关于对乘务员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的规定的通知”。开始对新调入或新招乘务员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对此前未经培训上岗的乘务员,逐步进行了补课和发证工作。

1991年,公司学习外地公交企业先进经验,逐步开展了标准化线路建设。还组织人员编印下发了《乘务工作100个怎么办》、《大同市主要名胜古迹简介》、《火车、长途汽车到发时刻表》、《大同市主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换乘车一览表》、《乘务员服务用语规范》和《标准化线路服务一趟流程示范》等学习辅导资料。1991年7月至8月,利用一个半月时间,首先对1路和6路线的56名标准化示范车组的司乘人员,进行全脱产培训。这次培训共配备师资11人,设置课程100课时,开设25门课程。经考核,56名司、乘人员全部达到了标准化车组的要求。1991年至1993年,公司共举办标准化线路和标准化示范车组培训班20多期,培训司、乘人员1300多人次。1994年12月,按照山西省职业道德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为配合职工积极参加全国城建系统在关键岗位开展规范化服务评比活动,公司组织1580名司、乘、调、修人员,参加了各岗位职业道德和规范化服务规范项目考试。从1995年开始。公司先后对实行无人售票线路的司、乘、调及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前的系统培训,从而保证了各条无人售票线路如期开通运营。1997年在组织职工参加全市“窗口”行业“新风杯”竞赛活动中,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全方位、多层次,分期、分批对驾驶员、乘务员、调度员、修理工和管理服务人员,进行了职业道德和岗位专业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各类人员培训班26期,培训职工3038人次,有95%以上的职工取得了参赛资格。2000年,教育处为配合总公司开展的“六大”创建活动,举办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班30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全员培训,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了严格考试,平均成绩达到了97分。2001年10月,为了保证IC卡收费系统按时投入使用,仅用一个月时间,分别对实施IC卡收费系统线路的驾驶员、乘务员、车队长、站务人员、数据采集人员、充值人员、车载机安装维修人员和计算机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系统的岗前培训,上岗合格率达到了100%。

2、 修理工的技能培训

从1954年公共汽车站成立到1964年,修理工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新招徒工根本得不到岗前培训。修理工学徒3年后才能达到一级修理工的水平。由于这个时期的公共汽车大部分是进口车,而且车型也不统一,维修难度较大。为了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提高各工种修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公司先后选派多名青年工人外出学习修车技术。先后派出穆文孝同志到太原交通工厂,学习汽车电工和柴油发动机高压油泵的调试技术;指派张文明同志外出学习焊接水箱;派陈培德同志到天津学习调试高压油泵技术。同时,还邀请北京技工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从而使修理工的技术水平有了普遍提高。1964年以前,公司的修理工只能对车辆进行临修和低级别的保养,而且修车质量也不过关,返修车率比较高。到1963年,公司前期购进的“进口”车辆已破烂不堪,使运营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公司又不能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对车辆进行高保和大修,只能邀请包头汽车修理厂技工前来公司,对几辆“万国”牌大客车进行了大修。同时,公司也派出几名修理工,到包头汽车修理厂学习板金、喷漆等特殊工种的先进技术。1964年7月,公司终于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对一部“万国”牌大客车进行了大修。随着修理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1965年4月,公司还自行设计组装了DK640型大客车1辆(公司自编32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司对修理工的技术学习培训完全停止。到1974年,公司开始分期、分批组织修理厂全体职工,到当时华北地区修车技术与管理水平最高的张家口汽车运输公司学习取经。1983年至1985年,为了完成青工“双补”(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任务,由教育科牵头,在机务科,客运科等有关科室的配合下,编写了各工种、各级别的《修理工技术要求和应知应会考核指导》。采用电化教学和教师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按照技术等级,分别进行应知应会培训。经过考核,参加应试的修理工全部达到了本级别的技术要求,领取了大同市劳动局颁发的《技术考核合格证》。由于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方法可行,极大地调动了修理工刻苦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自觉性,从而使修理工在实际操作、故障排除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为运营一线正常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在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公司绝大多数修理人员,都未曾受过系统的、正轨化理论培训,整体业务、技术素质与公司的生产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总公司教育科在修理厂和有关科室配合下,于1994年6月编撰了《汽车修理工业务技术知识问答》一书,下发给每个修理工,这对于提高修理人员技术水平,保证修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000年总公司配合市劳动局、市交通局等部门,组织大修厂技术工人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有120人取得了国家技术等级证书,其中达到中级的有106人,初级的有14人。另有135人获得了省、市运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书。从1997年开始,大修厂先后成立了南京依维柯、丹东黄海、厦门金龙等13家特约维修站,每年派出数名维修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到各汽车制造厂家学习、参观培训,进而使维修站的维修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江淮、朝阳和北汽福田维修站,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服务站。

3、   管理人员培训和专业培训

公司成立初期,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1959年6月,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公司首次选派赵碧峰、张进举二同志,到山西省交通学校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汽车使用与管理专业培训班进修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以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的形式,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政治学习。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公司对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才逐步走向正轨。从1982年开始,公司先后选送部分管理人员,分别到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职工中专、西安交通大学职业学院、大同市会计学校等大专院校进行学习深造。学习的专业有工业企业管理、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汽车修理、汽车工程学、会计学等。1988年4月至6月,公司文化技术培训中心举办了企业管理知识讲座,聘请专业人员任教,课程设置50课时,主要内容有;经营计划管理、经营决策、行为科学、客运管理、财务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等。1985年,公司对38名锅炉司炉工及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系统培训。1989年5月,公司对所有专、兼职调解人员,进行了一次业务专业知识培训。1991年,为配合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由公司教育科组织全公司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集中脱产培训,采用以收看电视录像为主,辅导、讨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同时,还参加、组织、收听中央电视台为此组织的第四期《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电视讲座。为了使这次培训学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收到好的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全部参加了全国组织的统一考试,并领取了中央电视台和主管部门发给的《结业证书》。1995年,根据山西省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工作领导组关于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提高我市企业管理干部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同市教委组织举办了全市企业中层干部培训班,公司选派部分中层干部参加了这次培训。1997年6月,针对机关干部专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的现状,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和选就一批合格的管理干部,教育处举办机关管理人员汽车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培训主要内容有:汽车构造及相关知识、公交企业运营管理基础知识,公交企业成本管理基础知识,模拟实习操作等。共设42课时,骋请专、兼职教师主讲,实行脱产培训。经考试,有43名机关管理人员领取了《结业证书》。2001年,为配合公司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保证IC卡收费系统顺利实施,教育处举办了机关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培训班。2003年1月,公司教育处组织40名干部,参加了山西省建设系统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投诉建议:
0352-12345
办公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开里振华路159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