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教育培训 二维码
293
发表时间:2013-08-25 10:07 从1954年公共汽车站成立,到1972年的十几年间,公司没有专门的职工教育培训机构。这个时期,公司对新招职工的岗前培训,主要由劳资部门负责,经过短期培训后,分配到各个岗位。对职工的文化培训,主要以短训班为主,由工会负责组织。对驾驶员的培训,主要是临时抽调车辆,配备人员,组建驾驶员训练班。对乘务员岗位培训,也是临时抽调专人负责培训。 1972年4月,遵照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精神,坚持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选拔和机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公司成立了“七·二一”工人交通大学。主要任务是培养驾驶员、培训理论骨干和理论辅导员。到1981年5月,公司成立教育科,配备专职教员若干名。1984年6月,公司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职工学校,由教育科科长张新宇同志兼任校长。教育科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各队、厂也相应配备了专职教育干事。1985年7月,公司决定撤销教育科,成立文化技术培训中心。同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对职工教育工作的领导,公司专门成立了职工教育领导组、办公室。同时制定了《关于职工参加高等自学考试及各类成人大学(中专)学习的几项规定》。1986年11月,公司成立司机训练队,隶属文化技术培训中心管辖。1988年11月,在公司机关科室进行机构改革中,撤销了文化技术培训中心,成立了教育科。司机训练队作为一个独立的基层单位而存在。1991年5月,公司制定了《关于职工教育管理的规定》。同年9月出台了《1991年—1995年职工教育工作规划》。1993年2月又制定了《关于职工教育工作管理的补充规定》。1994年8月,公司更名为总公司后,教育科也变更为教育处。与此同时,公司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职工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先后购置各类教学仪器、设备200余件;购买各类教学图书资料4500余册;新建教室3间;开辟驾驶员训练基地一处,为培养和造就企业所需各类人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树立公交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82年,公司被评为大同市第四次工农教育先进集体;1984年、1985年和1988年,三年被评为大同市职工教育先进集体;1992年1996年,二年被评为大同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1997年被山西省建委评为山西省建设教育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大同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