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大同公交50年》教育培训之文化培训

 二维码 278
发表时间:2013-08-25 10:08

公司成立初期,职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到1957年,在179名在职职工中,达到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职工仅有4人,高中文化程度的职工也只有6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36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仅为初小文化程度),另有文盲23人。为了改变职工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状况,公司于1959年,指派刚分配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刘德忠、李润玲二同志担任文化教员,举办为期半年的文化补习班两个。一个是初中班,由刘德忠同志任教,补习对象为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另一个是小学班,由李润玲同志任教,补习对象为文盲、半文盲的职工。在1960年至1975年的15年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公司对职工的文化培训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直至1975年底,公司才在政工办配备了一名兼职文化教育干事,开始举办为数不多的几期职工文化短训班。1979年,公司团委组织30多名团员、青年积极报名参加了《山西青年》杂志社,举办的****所刊授大学的学习。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即中共中央8号文件)后,国家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工农教育委员会等部门,也相应作出了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补课的有关规定。1981年5月,公司教育科正式成立,配齐了专职教育干部,同时配备了文化教员4名,拉开了职工文化补课的序幕。1982年初,公司决定将原来的四间汽车库,改造成教室和办公室,购进了部分教具和教学仪器,为全面开展职工文化补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制定了职工文化补课方案,在对职工文化状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补课对象为1968年——1980年的初中毕业生和1970年——1980年的高中毕业生。整个文化补课工作采取了以分期、分批脱产集中培训为主,以业余自修为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从1981年至1988年,公司共举办扫盲班一期,有12人参加并脱盲;初中文化补习班7期,有844人参加学习,其中721人领取了国家承认的初中毕业证书,考试合格率为85.43%;高中文化补习班8期,有240人参加学习,其中195人领取了国家承认的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合格率为81.25%。在对职工进行文化补课的同时,公司按照市委宣传部对青工政训的要求,于1984年7月至1985年7月,利用十年时间,分五期对1220名青工采取脱产的形式,进行了《中国近代史》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青工深入了解了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罪恶史,大大激发了青工的爱国主义热情。

1982年以前,公司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有3人,中专文化程度的职工有49人,特别是各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公司的发展。为此,公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职工参加大、中专学习深造的优惠政策,鼓励职工自学成才。1985年,公司工会还发出了“关于转发全国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才奖励暂行条例》的通知”。从1982年开始,公司先后推荐、选送了一批批政治觉悟高、勤学上进的职工到各大、中专院校脱产、半脱产学习深造。这些同志毕业后,大多数都成为公司各个重要岗位的管理骨干,基本上满足了公司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于公司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两大效益,加快公交改革步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3年底,全公司共有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毕业生11名、大专毕业生137名、中专毕业生112名,还有3名同志取得学士学位。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投诉建议:
0352-12345
办公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开里振华路159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