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精神文明建设之文明创建活动 二维码
259
发表时间:2013-08-19 10:24 为了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司针对公交行业特点,紧扣为民服务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1999年,公司党委根据形势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在全公司开展“六大创建”活动,即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线路、文明车组、文明驾驶员、文明乘务员、文明修理工;2001年,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发后,又在全公司开展了以乘客满意为标准的“六三工程”,即确立三个观念、说好三句用语、做到三个保证、搞好三项服务、不做三种人,塑造三个形象;2002年,为了推进“六三工程”的深入开展,公司党政又开展了“学习太原公交,推进微笑服务”活动。 由于党委重视,加强领导,不断赋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的内容,进而使创建活动始终扎实、健康有效地开展起来。在“六大创建”活动中,公司着力抓了三个环节,一是量化标准,规范服务。对“六大创建”活动制定了简便明确、量化可考的标准和考核实施细则,对服务乘客的语言、举止、操作程序、禁语和禁止行为都作了明确规定,做到了工作有标准,岗位有职责,行为有规范,考评有依据。二是抓好示范点,逐步进行推进。公司党委抓文明单位示范点,党总支抓文明线路示范点、党支部抓文明单位示范点。从示范点抓起,一个一个地解决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创建格局,逐步提高创建文明行业的水平。三是严格考评奖惩兑现。按照考核实施细则,坚持月检查、季考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挂勾,使创建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实施“六三工程”,推行“微笑服务”活动中,公司坚持做到:第一,抓培训。为了搞好“微笑服务”,各运营公司分别组织人员,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太原公交的“微笑服务”进行了考察、参观、学习。先后举办培训班10期,对所有司乘人员普遍进行了“微笑服务”的系统培训。三公司在培训中,要求每个司乘人员都要按“微笑服务”的标准进行现场演示,一个一个地过关,从而提高了培训质量。四公司在培训中,举行了优质服务知识竞答,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培训,职工不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微笑服务”就是塑造人的灵魂,塑造企业形象,进而加深了对“服务就是形象,形象就是效益”的理解,而且从服务规范上进行了强化,为推动“微笑服务”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抓典型。推行“微笑服务”需要典型引路,典型带动。为此,全公司建立了8个示范车组,把示范车组建设作为推行“微笑服务”的前期重点工程,从车厢服务的每个动作上规范,从每句服务用语上推敲,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第三,抓推广。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思路和要求,公司制定了“微笑服务”检查考核标准和“微笑服务”百分考核细则,开展了达标活动。第四,抓机制。建立了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级主管逐级负责的领导机制,成立了“微笑服务”领导组和考评组,推动了“微笑服务”活动的深入健康开展。 在“微笑服务”活动中,广大司乘人员,特别是示范车组,以全新的面貌进一步向社会展示了公交人的风采。在活动中,一公司在每辆车上设立了“老弱病残孕”专座,增加了服务内容,营造了文明乘车的环境。并将公司“驾驶员十不准”、“驾驶员职业道德规范”悬挂在车厢,随时接受乘客的监督。三公司在冬季到来之际,制作安装了2000多套丝绒把杆套,变“冰杆”为“暖杆”。四公司512号车组乘务员李清华,在说迎客语和送客语时,坚持站立服务,仪表端庄,自然大方,感情真挚。并对17路站线途经的善化寺、古楼、九龙壁等名胜古迹进行介绍,力求使服务内容尽善尽美。一次,她在碰到一名无理取闹的乘客时,仍坚持面带微笑,不急不燥,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感动了这名乘客,同时也感动了整个车厢的乘客。仅2002年,全公司共收到表扬信、感谢信21封,表扬电话150个,锦旗5面,司乘人员为乘客做好事115件,拾金不昧总价值15000元。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