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之车辆 二维码
169
发表时间:2013-08-08 10:42 公共汽车 1954年1月公共汽车站成立时,由政府投资分别从上海购回美国生产的“万国”牌新大客车4辆;从太原购回日本生产的“尼桑”牌旧大客车3辆;从雁北汽车运输公司调拨日本产“丰田”牌大客车6辆(1辆新车、5辆旧车),到1954年底共有公共汽车13辆。1955年购进匈牙利产“依卡露斯”30型大客车4辆。1956年又购进“依卡露斯”2辆、“丰田”2辆。1957年购进匈牙利产“却贝尔”T420型大客车3辆,其中1辆(公司自编25号)自行改造为挂拖。同年又用两辆“依卡露斯”与太原公共汽车公司调换回两辆“解放”牌大客车。1958年至1959年,分别购进“松花江”牌和“解放”牌大客车8辆。到1959年末,公司运营车辆发展至30辆,是1954年的2.3倍。三年困难时期,公司没有增加新车。到1970年运营车辆发展至60辆,比1959年增加了一倍。这一时期的主要车型为“松花江”、“京乙”、“四平”等车型,另有几辆经过大修的“万国”牌客车,但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逐步报废。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公交线路的增加,客流量也日趋加大,使运力和运量的矛盾十分突出,公共汽车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到1977年,运营车辆首次突破100辆大关,达到了107辆。1977年,公司修理厂还自行组装了1辆BK660型铰接式公共汽车,填补了大同市公交史上没有铰接车的空白。这一时期主要车型为“京乙”、“四平”、“天津”、“太原”、“新乡”、“石家庄”等。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市政府加大了对公交车辆的投资力度,共购进马力大、载客多的铰接式大客车100多辆,主要车型以北京客车总厂生产的BK663型为主。到1989年底,公司共拥有公共汽车212辆,其中铰接车137辆,占车辆总数的60%,成为公司运营生产的主要交通工具。从1990年到1997年的7年间,公共汽车拥有量只增加了45辆,其中1990年底购进济南客车厂生产的JK-650型“黄河”牌大客车20辆。1998年公司对4路线实行股份制经营,对8路线实行租赁经营时,一并购进北京客车总厂生产的“京华”牌6780G型豪华暖风客车25辆。在对15路、17路实行股份制经营时,又购进“京华”牌6980A2型大客车52辆。1999年对2路、11路等线路实行股份制经营时,购进“京华”牌6780B型大客车68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车辆发展快、单机占据主导地位、铰接车逐步被淘汰。截止到2003年底,公司共拥有公共汽车398辆,其中单机373辆,铰接车25辆。 出租车和旅游车 出租车 1985年5月,公司成立知青出租汽车服务部。同年8月,正式更名为“公汽公司出租车场”,购进几部旧小轿车开始经营出租业务,包括“上海”1辆、“拉达”1辆、“乃茨”1辆、“菲亚特”1辆、“伏尔加”2辆。1986年购入日本产“丰田”牌小轿车8辆,到1991年“丰田”牌小轿车全部报废,其它几辆小轿车也移交公司统一管理,出租车业务也随之中断。 旅游车 1994年4月,公交旅游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调拨“京华”牌40座豪华大客1辆,18座“红叶”面包车1辆。1997年又增加了“红叶”面包车1 辆、大客5辆。到1998年大客增加到6辆。截止到2003年底,旅游公司共拥有各种车辆13辆,除3辆客车用于旅游、包车外,其余车辆均投入201路运营至今。 其它车辆 公司成立初期,没有非生产车辆。1959年购进“吉尔”牌卡车1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司先后购进“解放”牌CA10型大卡车3辆、“解放”牌油罐车2辆、“嘎斯”69吉普车1辆、“北京”130卡车1 辆。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购进“北京”212吉普车1辆、面包车1辆、“东海”牌侧三轮2辆。各基层单位也购进部分卡车,用于生活用车或搞长途运输。到1990年,全公司拥有各种非生产车辆37辆。此后,公司先后又购进各种类型的小轿车、面包车、“面的”车和其它非生产性用车。截止到2003年底,全公司“其它车辆”拥有量为64辆。 (《大同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