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公司概述之公司简述 二维码
228
发表时间:2013-08-06 10:46 大同是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山西省的北部,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煤城”,所辖四区、七县,面积14155平方公里,人口近300 万人。 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原公共汽车公司),始建于1954年1月,现位于新建南路406号,拥有4391名职工,公司下设四个运营公司、大修厂、驾驶员培训学校、旅游公司、小公共汽车分公司、广告公司、多种经营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12个基层单位。全公司拥有运营车辆398辆,运营线路30条,线路总长度355.6公里,年客运量5450.98万人次,拥有固定资产11601.50万元。 50年来,大同公交由小到大、由弱到来强,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大同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迎挑战、抓机遇、搞改革,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公司在我国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建设时期诞生,公司成立初期只有43名职工、两条线路、13辆运营车辆。“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司虽然有所发展,但步子不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司迎来了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八十年代初期,公司先后将20多辆旧单机车改装为通道车,并购进25台通道车和20多辆单机车,大大增加了运力,缓解了市民“乘车难”的矛盾。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社会上的中巴车、出租车大量发展,形成了客运市场多家经营的竞争局面,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公司率先在全省以线路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推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公司股份制线路达 条,租赁线路 条,占公司运营线路的 %,参股职工达5000人次,参股金额1200多万元,企业共融资2615.05元,更新带暖风客车266台,同时还开辟了10条新线。四通八达的公交线网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焕然一新的公交车成为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2001年5月,公司全面改制为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公司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使公司迈入了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行列。从2002年11月起,公司又推出了使用IC卡乘车的运营服务新机制,同时逐步实行微机自动化办公,提高了企业管理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理解、奉献、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动力,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竞赛,从而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陶冶了职工情操。50年来,公司培养出全国劳模获得者3人,省、部级劳模 人,市级劳模 人,全国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车组一个,全国“青年文明号”车组两个,省级文明线路两条。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引导作用,教育、鼓舞了职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公司先后荣获“文明单位”、“先进企业”、“改革先锋”、等49项荣誉称号,特别是1999年,被中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公交50年》2004.4编撰)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