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50年》公司概述之公司直属单位 二维码
185
发表时间:2013-08-06 10:48 稽查大队 稽查大队组建于1999年4月,大队长张效勤,副大队长苑晓春和孙继东,2000年9月公司派张国华担任稽查大队党支部书记。组建时,共有197人,地址设在一公司院内新建的一幢二层小楼上,设五个中队、五个办公室。五室分别是:培训中心、优质服务办公室、违章纠处办公室(举报中心)、综合办公室、财务室。 稽查大队的前身分别是服务稽查科和优质服务办公室。优质服务办公室成立于1984年,当时的科长由赵风仁担任,副科长由赵玉邦和刘玉春担任。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参加和举办各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检查各运营车场的服务情况,宣传优质服务中的好人好事等。1988年,公司进行了第一轮承包,为了对各场社会效益方面进行考核,预防或杜绝票款流失,1989年7月22日,在优质服务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服务稽查科。代行经理对服务质量,车辆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当时,科长由李德明担任,副科长由刘德忠担任,稽查大队长由张效勤担任。1998年4月8日,三公司四路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在四路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当年的12月20日分别对十五路和十七路也进行了改制。为了使服务稽查适应改制形势,公司将各运营公司的稽查人员集合在一起成立了稽查大队。近些年来,客运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各种运营车辆增多,在公共汽车站线的侵权行为的矛盾突出出来。为了保障公共汽车运营权不受侵犯,公司于2002年7月31日在稽查大队中抽调40人组成监察大队,其中执法25人,执勤15人。 稽查大队成立的1999年7月到2003年10月大队培训因各种原因下岗人员128人,1990年到1999年3月原稽查大队向公司交各种处罚款154181.75元,合并重组后的1999年4月至2003年10月向公司上交各种处罚款603834.2元,总计758015.95元。截止2003年10月31日,大队共收至举报电话518个,处理服务纠纷398起。 大队10多年的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局和公司的表扬和奖励,受到团市委的命名等。1994年,大同市“双十”竞赛中,建设局授予稽查大队“先进集体”,2002年,团市委授予稽查大队团支部“青年文明号”称号,2000年至2002年,公司党委连续三年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小公共汽车分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形式多元化和客运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巴车逐年增多,有的跑专线,有的和公交大线并行,有的承揽一些集体包车业务,在客运市场上形成了你争我抢的混乱现象。为了加强中巴车的管理,城建管理部门根据兄弟城市对中巴车的管理经验,责我公司成立小公共汽车联运公司。公司在出租公司撤消后,于1996年10月24日责成党文焕等着手筹备。经过几个月的摸底登记,于1997年3月4日正式成立小公共汽车公司,地址设在一公司院内,党文焕担任公司经理,设财务科、综合办公室、收费室、营运稽查科、安全保卫科。 公司联运车辆总数为434辆,实行单车核算,自负盈亏,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和站牌使用费等。现在这些车辆主要在火车站至十二矿、火车站至燕子山、火车站至新荣区、火车站至马脊梁、火车站至镇川五条线路上经营。 小公共汽车多为社会车辆,管理意识淡簿,任意性强,有的很讲究车容车貌,有的得过且过,有的能执行物价局核定的票价,有的根据情况自长自落;有的服务态度好,有的服务态度差。如何使这些分散的车辆进行规范服务,保证乘客和车主的双重利益,并保证行车安全是小公共汽车公司的神圣职责。为此,他们分别制定了经营者,驾驶员,乘务员的运营标准汇编,发给人手一册。在元旦、春节、云岗旅游节期间,小公共汽车公司均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组织人员到火车站、西门外,矿务局几个较大停车点对所有小公共汽车车辆卫生,服务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每年利用两次收费时间进行收费前的上岗培训。在每年一度车检期间,公司配合交警部门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车辆发生事故,公司协助经营者办理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等事宜,解决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对于乘客对小公共汽车的投诉,公司都作一一登记,核实,进行查处,并组织违规司乘人员向投诉者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在此同时,对违规司乘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和屡教不改的报请上级主官部门勒其停业整顿。为了发挥经营者和司乘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公司年年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在小公共汽车上树立良好的风气。公司的具体做法是,根据乘客的反映和我们平时的检查情况,对于想乘客所想、急乘客所急、待乘客如亲人、运营规范、行车安全、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车辆,我们为其报请“优秀驾驶员”、“红旗车”和“三星级优质服务车”等荣誉称号,以此推进小公共汽车的服务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小公共汽车运营秩序井然,是我市一支重要的客运力量。 (编者注:2010年10月12日经公司董事会、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注销小公共汽车分公司) 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的前身是广告经营部,成立于1991年6月。1993年更名为大同市公交广告公司。当时,经理由刘希贤担任,由广告公司自筹资金5万元,实行了自立经营,自负盈亏、单独核算的经营体制,主要经营公司车身广告业务。那时,电脑制图技术在我市很少使用,广告公司制做图版主要用于手工操作,效益还比较好,每年除广告公司各种开销外,还向公司上缴几万元利润。1994年8月,王希尧担任广告公司经理,有职工7名。1999年,电脑喷图技术在我市广泛使用,私人成立的广告公司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以手工操作的广告公司很难与使用现代广告制作技术私人广告公司抗衡,加之私人广告公司经营的灵活性,公司广告公司的业务受到很大冲击。为了维护广告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广告公司与金盾广告公司联营,在公司16条线路的250辆公交车上装置了电脑显示屏,用以经营广告业务,向乘客通报当天的气候变化情况,宣传乘车知识和时事新闻等,大大地方便乘客,也为车厢增添了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广告公司与金久广告公司一起在市区各线主要站点建造风雨候车厅,进行站点和车身临时挂标业务。到目前,已建成风雨候车厅(原式风雨厅22个),既进行了业务活动,也美化了城市街道,成为我市另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大同公交50年》2004.4编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