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史话(连载七) 二维码
443
发表时间:2013-06-16 10:54 经济调整时期的大同公交 1963年至196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我公司根据当时的政策和市民乘车需要,对各项工作也进行了适度调整,到1965年,各项指标得到恢复和发展.运营客车由28辆发展到38辆,运营线路长度由45公里发展到50.5公里,总行驶里程和客运收入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80.3418万公里和644.23万元;职工人数也达到325人。 1963和1964年,中央大同市委组织部和大同市城建局对我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63年1月15日,城建(63)干字第1号文:郭家昆同志任公共汽车公司党支部书记,免去马全德同志公共汽车公司党支部书记职务。64年7月1日组织部(64)组干字第008号文:赵国栋同志任公共汽车公司党支部书记职务。 1963年,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消耗,重点抓了节能降耗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燃料由1962年的40.26公升/百公里,下降到30.89公升/百公里。 1964和1965两年中,公司加大了车辆维修保养力度。为了开拓大修车的先河,公司从包头请进技工传授技术,又派出工人到包头学习技术,在职工修理技能提高的情况下,于64年7月,公司充分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对“万国牌“大客车进行大修。1965年,公司自行设计、组装了DK640型大客车一辆,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并正式投入运营。为了提高车辆技术性能,保证车辆完好,公司还在1965年4月18日制定了强制性的车辆各级保养制度。 1965年12月,公司购进“兰开夏牌”卧式锅炉一台,在保养厂锅炉房安装调试合格,结束了公司没有暖气的历史。 上一篇大同公交史话(连载八)
下一篇大同公交史话(连载六)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