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大同公交史话(连载十二)

 二维码 439
发表时间:2013-06-16 11:00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大同公交(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70年代末期,是我公司想方设法解决乘客乘车难、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公司经过较大的努力,取得一些成绩,但不太明显。在此同时,公司仍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搞战备工作。

1977年2月,公司依照“既定方针”精神,召开了“工业学大庆”会议,制定了学大庆的具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其主要内容是:①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②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把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③坚持抓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支反修、防修、又红又专,铁人式的职工队伍;④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管好社会主义企业;⑤坚持毛主席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在斗争中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团结、战斗、防修、反修的战斗指挥部。当时,由于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公司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工作,但运营生产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公司党委于3月7日又召开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的决定”;4月16日,公司党委又作出“关于立即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新高潮的决定”,同月,公司决定运营车队抢修组归原修理厂统一管理。

为了加强战备工作,4月30日,公司武装部组织民兵参加了大同市城建系统“纪念‘5.1’国际劳动节民兵射击比赛”,并以642环的总成绩夺得第一名。

这一年,公司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并于5月2日召开了为期3天的“公司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青年代表、老工人代表、先进生产者共100人。

同年7月1日,公司开通了新平旺经同家梁至马脊梁的11路公共汽车。9月8日,公司修理厂成功组装了建公司以来的第一辆BK—660型铰接式客车,填补了大同公交发展史上没有铰接式客车的空白,也为我公司修理技术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平台。

1978年,公司为解决线路问题作了不少努力,大同市委就公司领导班子、干部任用多次下文,公司同时成立了民兵营。2月8日,公司决定开通新平旺至姜家湾的直达高峰车,解决了新平旺至云冈沟乘客必须在西门外中转的问题,为乘客提供了直接、快速的乘车条件。12月18日,公司决定将这路高峰车改编为12路。6月19日,中共大同市委同发干字(1978)21号文件:免去石贵山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职务。11月17日,中共大同市委同发干字(1978)83号文:王凤竹任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职务。11月15日,公司成立民兵营,王凤竹同志任教导员,马双喜任营长,郭福生、李贵发同志任副教导员,王德春、于德海、王桂兰同志任副营长。

这一年,公司谋求发展,先后在基建方面、车队建制方面进行多次请示。同年3月,公司请示新建修理厂配合车间;3月15日申请平旺调度站征购建车场用地;10月10日申请在火车站建一幢办公楼、组建第三车队。


投诉建议:
0352-12345
办公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开里振华路159号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