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公交史话(连载十八) 二维码
355
发表时间:2013-06-16 11:0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大同公交(续) 1984年,是我公司领导班子更新、管理体制升格、场站建设较快,开新线和原线路变更较多、初次试行改革和大量发展第三产业的一年。也是事故多发的一年。 这一年的5月16日,大同市委组织部下发同组干(1984)49号文:韩林喧同志任公共汽车公司党委书记、裴永平同志任党委副书记。5月17日,大同市人民政府下发同政任字(1984)11号文:王树斌、刘子祥、韩翠梅同志任大同市公共汽车公司副经理。至此,新一届领导班子框架初步形成,原班子成员有的退居二线,有的调离。8月23日,公司决定取消原车队建制,设立运营车场,各车场同时并配备工会主席。有的车场还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设立了股室。6月20日,公司决定撤消行政科,分别设立行政秘书处、总务科和基建科。 在场站建设和新线开通方面主要举措是:3月19日,由市政府投资26.8万元,在四老沟建立调车场,占地面积330平方米。10月26日,新开里调车场正式投入使用。3路同时由西门外始发改为新开里始发。2、4路随着3路的变更分线行驶,2路经西门外、文化里,延伸到新开里,4路经四牌楼到西门外。同年4月,火车站至二电厂的16路公共汽车开通运营。 这一年,农村改革逐步扩展到城市。城市到底怎样进行改革,报纸上发表了许多署名文章。根据当时形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三场首先制定了“六制”改革方案,将人员配置、劳动考核、奖金分配,管理责任和剩余人员问题都列入“六制”方案之中。之后,二场也出台改革方案,这些方案都刊登在《大同日报》上,并付诸实施。 这一年,我公司的第三产业也有较大发展。10月14日,公司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11月,三场“知青迎风饭店”开张营业。 同年,公司在许多方面都有较大举措。6月15日,公司职工学校正式成立;6月22日,公司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7月3日,公司召开临时职工代表大会;7月13日,大同市人民武装部作出决定,给予公汽公司武装部部长马双喜同志荣立三等功一次。(1983年8月17日,公司在组织民兵手榴弹实弹投掷时,民兵高升由于心情紧张,不慎将手榴弹投在前方三米处,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双喜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去踢开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刹间手榴弹爆炸了,在场的民兵安然无恙,马双喜同志却身受重伤)8月5日,公司4181号车组与太原公交179号车组正式结为“友好车组”,签字仪式在太原公交举行;10月11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10月16日,公司与大同市客运出租公司签订联营协议,公司将5辆旅游车交给出租公司经营,为期一年。 同年发生了两起较大事故。一是10月11日,公司5路线女驾驶员丁某驾驶公司自编156号车,在执行运营任务中途车辆抛锚不来油,丁某因此钩油而引发火灾,造成乘务员被烧死,10名乘客被烧伤,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12月5日,公司4路线女驾驶员穆某驾驶公司自编146号车,在执行任务途中,汽车下行至大北门站准备进站时,因刹车失灵,将两个小孩压死。 因为连续发生两起较大事故,公用局特在12月派来工作组,帮助公司工作。
文章分类:
公交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