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公共自行车将推扫码租车和公交卡租车 二维码
615
发表时间:2017-04-10 16:38 聊城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后,至今已被借用150万次,引发了骑行热,形成一个庞大的绿色骑行群体。公共自行车还成为骑行者之间加深了解进而彼此认同的纽带,给这座城市播撒下文明友善的种子:见面微笑示意、招手赞赏,正逐渐成为这个群体的“习惯动作”。 每次借用不超过1小时便免费,任何时候没有借用次数的限制……几乎不设门槛的借用,让聊城公共自行车的便民性甚至走在了很多大城市的前面。 全城350个站点的密集分布,1万辆公共自行车的投放,满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值得期待的是,聊城公共自行车今年还将推出便民服务的“三大利好”措施,届时借用更便捷。聊城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王琳告诉记者,今年将实行扫码租车,届时不办卡也可借用;公交车卡和公共自行车卡今年将实现“双卡合一”;公交车、公共自行车查询系统也将合二为一…… 城市新风貌:绿色骑行塑造一城文明使者 3月11日,周六。当日早5点半,市民陈庆梅与众多“跑友”在滨河大道集合,开始约两个小时的晨跑。 中途,她稍感疲劳,便顺手借用了一辆公共自行车,骑行跟随长跑队伍。不久,另一位“跑友”也感到有些体力不支。陈庆梅便把公共自行车让给对方骑。就这样,公共自行车成为大家的“加油站”,每人轮流着骑行一段,不断地缓解着疲劳,不断地补充能量。 如今,陈庆梅每年都参与几次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她的**成绩是2007年获得的:2007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世界排名第42名。 在日复一日的长跑锻炼中,公共自行车加深了陈庆梅和“跑友”们的感情。后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陈庆梅已经借用579次公共自行车,骑行时间超过11000分钟,在3万名办卡者中借用次数居第三位,骑行时间居第二位。 总骑行时间居第一位的张同臣告诉记者,每当他骑着公共自行车在街头走过,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他看到其他的骑行者也和他一样,精神抖擞。相对而行擦肩而过时,他们互致微笑,相向而行便远远招手,相互赞赏。 张同臣说,骑公共自行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事业,所有的骑行者都享受其中,正如其总结的那样:绿色出行,利于工作;低碳生活,健康快乐。骑行“零污染、零排放”,是实实在在地为环保作贡献。公共自行车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践行环保理念,触手可及,一个“志同道合”的庞大群体,正播撒着文明友善的种子。 在市民看来,满街排放整齐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提升了城市品位。 全城设站点:三五百米一站点服务“最后一公里” 聊城全城流动的橘橙色风景线背后,是这样一组数据在支撑: 主城区主次干道甚至小街小巷,机关单位、居民区、公园等附近,300米至500米,便有一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目前,全城已布局350个站点,总计投放10000辆公共自行车。如果说小街小巷公交车无法到达,那么,公共自行车则成为很好的补充,而且还很方便。比公交车站点还密集的公共自行车站点,满足了市民就地借车、就地还车的需求。公共自行车,真正成为服务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 从2016年9月30日开始办卡,至今已有3万人办理了骑行卡。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与公共自行车建立了亲密的联系,几乎每天都在借用,甚至成为日常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从正式亮相以来,公共自行车已经被借用150万次,平均每天1万次。这么高的“出镜率”,让公共自行车成为一道橘橙色的流动风景线。 更让市民满意的是,聊城公共自行车每次借用时间,只要不超1个小时,便是免费骑用。而且没有借用次数的限制,说白了,您只要需要,便可以借了还,还了再借…… 聊城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常务副经理王琳告诉记者,目前站点布局、车辆投放基本到位,今年重点工作是提升服务,优化调整,如根据实际需要,有些站点要增加桩位,有些则要减少桩位,有些地方要增设站点,有些则要裁减站点。 今年新举措:扫码即可租车骑行无需再办卡 春天到来后,市民绿色骑行的热情更加高涨。 记者从聊城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获悉,目前,每天平均新增300名办卡者,绿色骑行群体每天都在增加。 为更加方便市民租车,今年,聊城公共自行车系统将实行扫码租车。届时,不办卡也可借用,租车者的身份将与个人手机绑定。此举今年将实行,之后租车更加方便。 另一个利好是,依托公交IC卡M1卡转CPU卡的升级,全力推进公交卡和公共自行车卡“双卡合一”。“双卡合一”今年将实现。届时,一卡在手,便可以骑着公共自行车去公交站点乘坐公交车,下了公交车就骑公共自行车。两者共用一卡,公交、公共自行车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在城区出行几乎不留“盲区”。 今年,公共自行车手机查询系统和掌上公交系统也将合并,查询系统合二为一。届时,您可以查询公交车到站点的时间、距离,同时也可以查询附近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详情。到那时,您可能遇到“幸福的烦恼”:公交车、公共自行车都距离自己很近,到底选哪一个呢? 或许,让您想不到的是,聊城公共自行车智能系统,还成为公安部门办案的好助手。记者看到,后台系统的监控相当给力,每个站点的即时监控视频非常清晰,放大后的视频,甚至能看清人面部的皱纹。3月10日记者采访时,便正巧遇到了前来查看监控的公安民警。据了解,自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以来,后台监控系统已经被公安部门调取30多次。 需要大家理解的是,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局,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站点附近要有电源,目前一般是使用的路灯电源。线路晚上供电后,可向站点蓄电瓶中充电。再如,场所面积应该足够,且不能破坏绿化,不能占用盲道…… 因此,目前仍然存在个别地方还没有安装站点。不过,今年,聊城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将继续完善调整站点,并对现有的部分站点进行扩桩。 随着各方面的更加完善,聊城公共自行车将越来越便捷,真正服务好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