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都、武汉如何打造立体场站 二维码
556
发表时间:2016-03-01 09:34来源:《供您参考》(2016.2.8) 2015年8月1日,全国**的公交枢纽综合体---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投入试运行。这座融合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地铁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并且兼容商业、办公、居住、娱乐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巨无霸”建筑,代表着国内城市正在探索一条综合公交场站运营发展之路。 成都经验 地下停车,楼上乘公交,楼顶还能踢足球 目前全国**的公交枢纽综合体—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座超级巨无霸净用地面积54.7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m2,建筑高度99.8米,可以停放502太公交车,还提供1200个社会停车位。跟传统的公交场站不同,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属于立体式多层开发,楼下可以停私家车,楼上可以乘坐普通公交,换乘快速公交,未来还可以与地铁四号线、七号线实现无缝驳接。 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除了规划设置商业区域外,还在楼顶修建了一个空中体育花园。未来,市民通过专门的直升电梯通往屋顶,就可以踢足球、打篮球! 此外,迎晖公交场站综合体已主体封顶,预计很快将投入使用;另一在建项目万家湾公交场站综合体,2016年也将投入使用。 经验1:成立公交场站子公司 随着公交车数量不断增多,停车、保养、保修等方面公交场站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成都公交集团提出了建设公交场站综合体的概念,并成立了专门负责公交场站综合体建设的子公司,筹集资金建设现代化的立体综合公交场站,有效解决了公交用地不足的问题。 经验2:为公交场站建设 开辟“绿色通道” 成都市规定新增场站用地按商业用地办理出让手续,土地审批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土地规划按公交场站兼容商业功能给出用地规划条件。 经验3:利用地上空间进行立体开发 成都市委为解决公交亏损,增加自身造血功能,改变场站建设模式,从平面走向立体,有效增加公交车辆运营和停放数量,缓解停车难,增强公交运营能力。成都市公交场站的立体开发主要表现在,通过上盖物业实现场站建设资金回笼,同时可以保留商业物业进行经营,在方便市民的同时,创造效益补贴公交运营。 武汉经验 尝试“场站+物业”模式 下了公交就能逛商场 2014年5月份投入使用的泛海公交枢纽站是武汉首座“场站+物业”形式的复合式公交场站。它位于泛海城市广场大楼的底部,两层楼的架空层作为公交场站。目前停靠有4条公交线路,37辆公交车。除了公交调度室和员工日常休息设施,乘客抵达泛海公交枢纽站后,搭乘电梯即可到商场享受休闲娱乐项目。 据了解,这种“场站+物业”模式,武汉正运用到其他条件相对成熟的场站建设中。武汉市公交场站综合开发投资公司透露,从2015年起将建设4座复合型公交场站,在武胜路公交场站内,计划修建两座写字楼,写字楼下面有两层停车场,可停放600余辆公交车,还计划在中北路、凤凰山、王家湾等三处规划建设复合型公交场站。 经验1:出台政策小区必须配套公交场站 2007年开始,武汉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中,就要求新建小区必须设置配套公交场站。 经验2:三种模式筹建公交场站 武汉公交场站主要通过三种模式建造。第一种是武汉公交集团自行投资,自建自用。政府给土地,然后同银行贷款建设。公交企业通过对土地的综合规划开发,偿还贷款,同时获得收益,增加造血功能。第二种是武汉机场、高铁站等重大社会设施的配套公交场站,政府全资建设,每个月象征性收取租金,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公交集团。第三种是开发商配套建设后无偿移交给武汉公交集团使用,不收取租金,只需要承担水电等费用。 经验3:出台专项规划禁止随意修改变更 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武汉市公共交通场站专项规划》,计划至2020年全市共布局各类公交场站263座。为了防止公交场站被挤占,该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法定图则进行刚性控制,禁止随意修改和变更。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